俄罗斯起重机行业市场投资环境分析2012-05-16 | 发布者:赵艳秋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俄罗斯首富奥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有句谚语:“以实力和稳定赢得比赛”。德里帕斯卡正在讨论他与中国建立牢固业务关系的方法以及大力投资国内基础设施的必要性。随后,他告诉彭博资讯:“铁路连接口岸设施建设和吞吐量过境点电网和管道建设的投资应扩大三倍。这些结构非常重要。(俄罗斯)政府非常重视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果。进步。”
德里帕斯卡不仅“强劲稳健”地增加了巨额财富,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还包括对俄罗斯最大的铝制品公司BasicElement的投资;材料和土木工程制造商由工程承包商组成的大型建筑公司;包括俄罗斯第二大汽车制造商高尔基集团。5月底,高尔基集团首席执行官博安德森与特雷克斯负责新兴市场的总裁史蒂夫菲利波夫签署了合资协议。特雷克斯将提供工程机械和筑路机械技术,而高尔基集团则负责制造人力资源和销售网络。到目前为止,德里帕斯卡的投资中没有起重机,
俄罗斯起重机行业市场投资环境分析
博安德森是瑞典萨博将军的首领。集团内的工程机械包括特维尔挖掘机厂;生产中小型履带式和轮式液压挖掘机和物料搬运机械的子公司Kovrovets;生产窄系列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推土机和俄罗斯市场领先的重型平地机。利亚宾斯克筑路机械厂;布良斯克-阿森纳;和 Zavodzhsby 履带车辆厂小型吊车厂家,生产履带式运输车辆。
与前苏联的大多数工厂一样,高尔基集团的许多分支机构都以其所在的城市命名。这里所说的车里雅宾斯克工厂与车里雅宾斯克机械厂不是一个单位。后者是一家有着悠久武器生产历史的移动式起重机制造商,也位于这座城市。同样,Gorky Group 和 Gazprom Crane Plant 是完全不同的公司吊车出租,后者隶属于俄罗斯最大的起重机制造商 Avtokran Ivanovo。尽管特雷克斯-高尔基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首次公布的合作产品计划还不清楚,但博安德森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合资公司将生产大型自卸卡车反铲装载机和微型装载机。
德里帕斯卡不仅在著名的俄罗斯基础设施改造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且在实现其目标方面也具有巨大的个人影响力。
如果这次转型真的成功(这对俄罗斯的长期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应该具备生产全尺寸工程机械和起重机的能力。无论是特雷克斯合资企业将成为这家潜力巨大的民族企业的基本要素小型吊车厂家,还是德里帕斯卡投资工程机械的大胆举措,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今天,高尔基集团的筑路机械和工程机械的产量还很小。2006 年,公司在这些机器上的产值为 66 亿卢布(2. 38 亿美元)。当时公司的目标是在2011年达到360亿卢布(13亿美元),但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公司去年的工程机械销售额没有达到35亿卢布(1.144.1亿美元)。
基础元素公司的其他资产主要来自于工程机械企业的扩张,包括雅罗斯拉夫工厂。该工厂在里卡多英国的帮助下,根据雷诺的技术许可生产 400 马力以下的柴油发动机。5月,高尔基集团还与德国控制室制造商Fritzmeier签署了5000万美元的投资谅解备忘录,在特维尔工厂生产工程机械控制室。同样,在高尔基自己的汽车业务中,还有以生产重型四轮驱动卡车而闻名的乌拉尔汽车厂。它的底盘被许多俄罗斯起重机制造商用作15t至25t伸缩臂起重机的底盘。
由于经济危机,俄罗斯对起重机和大部分工程机械的需求大幅下降。
多年来,进口起重机多为国内无法生产的规格型号,数量有限。然而吊车公司,进口二手起重机的数量正在稳步增加。他们主要是日本的越野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和德国的全地面起重机。俄罗斯起重机制造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继续主导着传统的小型伸缩臂汽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和小型桁架臂履带起重机。2007年至2008年,国内起重机行业首次面临生存挑战。正如德里帕斯卡最近的声明所暗示的那样,威胁来自中国。
自22年前“铁幕”倒塌以来,前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程机械和起重机行业的发展已经完全不同。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进入工程机械和汽车工业都是基于斯大林和毛泽东签署的协议,苏联提供的技术。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过去10年,政府在生产设施和技术上投入巨资,使中国徐工和中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两大移动式起重机制造商,产品线大幅扩张。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起重机制造商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他们的伸缩臂汽车起重机从最大的开始,从2000年的3450台扩大到2010年的35000台,增长了10倍。重量从50t发展到1000t。相比之下,俄罗斯与10年前的中国相差无几,年产伸缩臂汽车起重机2040台,最大起重能力为50吨。尽管2007年俄罗斯汽车起重机产量达到6500台,但2010年产量仅为2735台,其中最大的当属伊万诺维奇的50吨伸缩臂汽车起重机。
2007年以来,中国制造商直接将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市场纳入其影响范围。2008年俄罗斯移动式起重机史上进口数量最多,共计673台,其中189台来自传统供应商,如利勃海尔57台格罗夫48台多田野35台特雷克斯20台加藤5等其余来自其他制造商,全国不少于484台,其中徐工16吨至25吨汽车起重机385台,中联30吨至70吨汽车起重机90台。
在中国销售到俄罗斯的起重机与当地制造商的规格相同,但起重性能更好,设计更先进,价格首次比当地产品更具竞争力。之所以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俄罗斯长期以来没有认识到先进技术的重要性。早在1980年代,利勃海尔和多田野就与俄罗斯制造商签署了全地面起重机的技术转让或技术许可协议。然而,由于缺乏投资,这些本土合资企业的国产化努力以失败告终,主要集中在开发必要的高强度钢材和优质高效的复杂零部件上。
因此,最大的问题是: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起重机行业和工程机械行业能否将国内外投资与技术转让相结合,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20年内,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工程机械市场将由国内企业主导转变为外资企业全资或部分控股,或者大量产品从中国进口,韩国和德国?
今年6月24日,威利·利勃海尔与下诺夫哥罗德地区行政长官瓦列里·尚采夫共同出席了利勃海尔在俄罗斯的第一家工厂的奠基仪式。建厂决定于2007年宣布,其重要意义之一是它是第一家设在俄罗斯的外资独资工程起重机厂等产品。
利勃海尔工厂计划投资2亿欧元(2.8亿美元),占地120公顷。它是利勃海尔-下诺夫哥罗德工程机械厂和利勃海尔-下诺夫哥罗德航空航天部件厂的共同基地,该厂是与俄罗斯航空航天部件制造商HydromashJSC的合资工厂。除了宣布的塔式起重机,威利利勃海尔还在奠基仪式上透露,新工厂将为公司的土方机械制造钢结构件,出口到德国、法国和奥地利。新工厂计划招聘600名员工,目前已到位员工150人。
在这波外国公司投资俄罗斯起重机行业的浪潮中,Palfinger 在 7 月宣布收购了位于伏尔加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 Ishimbay 的 Inman 公司。新收购的公司拥有415名员工,分布在两个工厂,生产折臂式随车起重机。这是俄罗斯起重行业第一家被外国公司收购的公司。帕尔芬格表示将保留英曼品牌,预计2011年销售额将达到2000万欧元(2800万美元)。工程机械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