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业百科

起重机吊装作业时的安全距离_北京吊装起重搬厂搬家

来源:安康吊车出租2023-05-06 15:23150

一、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1.2 施工现场:

1.3建设情况:6台XX冷水机,单机外形尺寸为3624×1549×2270(㎜),机组重量约5.459吨/台。

1.4 建设内容:

1.4.1用50吨吊车将到达现场的机组卸至冷藏室南侧入口平台的地槽内。

1.4.2 手动将机组从制冷机房南侧平台口拖至机房。

1.4.3 人工将到达机房的机组移至机房地基平台并就位。

1.5施工现场条件:

1.5.1 现场入口在冷藏室南侧。 站台入口处有树枝等障碍物。 施工前需要修剪和清洁树枝。 入口平台长5米,宽2.5米。 它是用实心砖建造的。 钢板铺设,平台高68cm。 站点入口需要重新开门。 门洞宽度为2.5米,高度为2.7米,设备高度为2.27米,移动设备的工具将达到2.5米。

1.5.2 站台和出入口的宽度和高度能满足搬运施工的需要。

1.5.3 机房基础高度约120(mm),机组基础为南北向。

1.5.4 台机组侧壁需安装膨胀螺栓作为牵引锚点。

1.5.5 施工条件:由于在检修期间,正义方需要使用XX办公,不能同时更换6台制冷机组。 施工过程中,既有管线及其附件需要保护,施工难度较大。

1.6 为保证制冷机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起重机吊装作业时的安全距离,顺利完成制冷机组拖吊施工任务,特编制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2.1《制冷设备与空分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2010

2.2《工程机械安全使用技术规程》JGJ33-2012

2.3《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2011

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5《通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

2.6 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

三、施工安排

3.1 目标

进度、质量、安全、环境、成本和现场文明施工等目标满足施工要求,同时满足工程建设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要求。

3.2 拖吊工程重点:6台冷水机组的拖吊。

3.3 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3.3.1 组织机构

3.3.2 岗位职责

3.3.2.1 技术组长职责

技术组组长是项目管理的第一负责人,领导和组织项目从启动到交付的全过程

全面的管理控制;

负责联络甲方及其他部门,及时进行工程变更及子项目验收;

负责对项目所需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方面的培训;

负责及时掌握并严格控制项目成本;

负责对项目中使用的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进行针对性指导和监督;

定期主持工程项目安全质量分析会,查找安全质量隐患,制定安全质量管理办法

面对面措施; 对人民的责任。

3.3.2.2 项目经理职责

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技术管理办法,承担技术责任;

承担技术指标,参与制定科研、技术创新、降本等方案并组织实施;

领导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卓越计划和质量措施,并组织实施;

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协助做好工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对技术组专业工程师、作业组长、专职安全员进行一级施工技术交底时,同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说明在施工过程中,深入施工现场,及时解决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3.3.2.3 施工人员职责

综合组织、安排、协调各工种工作,对项目部作业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根据批准的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劳动力、材料、设备、设备的进场和施工;

负责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价各班子的工作;

负责安排现场日常工作中的各项工作,并直接负责组织实施;

对作业班组人员情况、安全生产、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直接负责;

根据项目进度,提出劳动力利用方案,提交项目经理审批;

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严格执行工序交接检查;

停止使用不合格工程材料并承担责任。

3.3.2.4 物资人员职责

掌握负责项目的材料和组成部分的概要计划编制。 根据物料计划,分期、分批组织货源,按时供应现场;

采购材料和工具时,要严格执行质量、价格和运输距离的比较,择优采购;

严格的物资管理制度,做到备料有计划,用量有定额;

认真执行物资管理制度和仓库管理制度,确保仓库防火防盗安全。

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做好现场物资堆放和库房物资安全管理工作。

经常检查现场物料堆放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处理。

库房内物料堆放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门前应有醒目的消防标志和有效的灭火器材。

协助技术组组长采购安全防护设备,严格执行入库验收制度,严格控制产品。

定期检查安全防护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准备补充方案报技术组长寻求解决方案。

3.3.2.5 保安员职责

认真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规章和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做好安全施工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认真执行公司安排的各项安全生产竞赛活动;

做好新职工入厂安全生产教育工作,负责新职工上岗前的安全生产考核工作。 考核不合格者,有权被禁止上岗;

发生工伤事故后,要认真调查,及时报告,按照“四个不放过”的原则,查明原因,严肃处理;

负责工地宿舍卫生、工地文明施工、职工健康防疫工作。

3.3.2.6质检员职责

认真执行国家和公司颁布的各项技术法规和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检查和监督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负责参加工程质量定期检查、施工程序交接检查,随时检查监测工程质量,及时纠正违法建设,提出质量隐患整改措施和期限。

负责及时总结分析各时期质量管理情况,制定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负责安全技术专项研究和安全设备、仪器的技术鉴定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编制施工工艺方案,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3.2.7 专业工程师职责

执行并完成技术组长布置的施工任务和工作指令;

负责项目施工区的技术质量工作,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负责专项方案、技术措施的编制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工作。

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合理安排班子工作,负责所辖专业的消防安全生产工作。 负责编制本专业的安全消防技术措施,并向运营团队进行技术交底。

带领班组做好安全生产活动,组织班组学习安全消防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消防防护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

经常检查工作环境和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 对施工的重点和特殊部位,要检查操作人员和各种设备设施的技术条件是否符合安全和消防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消防技术交底制度,落实安全消防技术措施并监督其实施。

做好新职工岗位教育工作,负责检查指导班组安全消防方法,制止违法行为,以身作则,遵纪守法,确保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

对各级组织检查中发现的整改单和不安全隐患,以及自查中发现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不留隐患。

4、拖吊作业时间表

4.1针对XX项目的特殊性,项目部制定了合理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保证措施,精心组织施工。

4.1.1 施工进度部署原则

突出重点,明确重点路线,实现业主要求的阶段性进度目标,确保总体工期目标的实现。

4.1.2 时间部署原则

精心组织,周密谋划,克服人民宫内开会、办公等不利于施工的因素,将影响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 同时,还要考虑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和环境对施工的影响。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保障措施,确保工程质量,避免不利因素对进程的影响。

4.2吊拖时间为20XX.2.10-20XX.2.15,共6天,见柱状图。

4.3 施工进度

4.3.1 编制依据

本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是根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资源供应情况、本单位施工技术水平、同类工程的经验总结和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

4.3.2 编译原理

根据机房冰箱布置图,按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吊装和牵引。

4.3.3 施工进度计划条形图

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

5.1 技术准备

①施工人员施工前应认真熟悉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业主要求。

② 施工前应检查测量设备预留吊装口的位置和尺寸,检查现场各种数据和参数是否满足垂直和水平运输条件的要求。

③了解现场,熟悉周围环境,包括: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周围各种设施(设备、管线)的划分情况。 施工前,要仔细检查影响冰箱吊装和安全施工的各种因素,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④检查冷藏室一层冷水机组平台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冷水机组自身重量吨位要求和起降条件等参数。

⑤组织现场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方案,明确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和安全要求。 做好技术澄清工作。 操作人员应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和基本技能,重要工序应由专业操作人员承担。

⑥施工前应建立有效的指挥管理网络。 各级管理层指挥明确、责任明确。

现场总指挥:现场吊装作业人员、设备、物资、信号等的总指挥。

现场安全技术总负责人:负责对吊装现场的技术交底、人员、设备、材料等技术条件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安全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 监督检查吊装现场的技术措施和工艺防护工作,协调人员和设备。

辅助工:在设备搬运过程中,负责施工现场的清洁、安全维护及辅助工作。

吊装工:装卸、搬运设备实行统一指挥,负责吊装设备的捆绑、吊装、设备的组织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告现场负责人。

5.2 施工现场准备

5.2.1 对拖吊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2.2 为拖吊施工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为其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

5.2.3 拖吊作业施工区域应设置警示带和醒目的警示标志,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域。

5.2.4 当牵引、吊装可能对周围相邻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危险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疏散和安置建筑物内的人员。

5.2.5 技术组组长对拖吊工程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技术组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专职安全员,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5.4 物资和人力分配

5.4.1 为满足本工程快速、高质量的施工要求,机械设备和材料必须按计划投入,能够充分满足各工种的施工要求。

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

5.4.2本工程拟吊装工期为6天,拟吊装拖带工人10人,确保按时完成。

5.5 运行条件

拖吊作业前,应了解工作区域是否清理干净,检查建筑物周围管线情况,保护建筑物周围现有管线。

6、拖吊方案

6.1 拖吊总则

施工中确保施工安全,同时要求保证人民宫正常办公,保持室外环境清洁。

6.2 制冷机组牵引吊装方案

6.2.1 吊拖方案的选择

根据现场特点,采用轮胎式吊车吊装制冷机组方便快捷。 吊装时,直接用吊车吊到室外平台上,然后水平运输,直至设备基础就位。 预先将两根牵引绳系在机组上,防止机组在吊装过程中晃动过大。 设备吊到机房后,用手上下拉动,然后依次拉动到预定位置。

6.2.2 施工步骤及措施

6.2.2.1 工艺流程

场地清扫→拖出集装箱→试吊→起吊→垂直运输(下放)→放置、对位、校正

6.2.2.2 技术措施

(一)准备工作

容器拖出前,派人到平整场地观察,看土质是否牢固,是否凹凸不平。 需要清理周围的车辆和杂物,以便水平运输顺利进行。

(2)从集装箱搬运的过程

叉车提前进入工地,然后用叉车将冷藏机组一台一台从集装箱内搬运到外面的平地上。

(三)试挂

起重机吊装索具全部调整好后,将千斤顶绳连接到设备上进行试吊。 当设备提升至离地20cm时,停止提升。 检查绑扎钢丝绳及吊腿受力情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将设备放下,查明原因,重新整改后再吊装。

(4) 正式吊装

试吊全面检查无异常后,方可进行正式吊装。 当设备吊到设备入口平台时,稍作停留,待设备稳定后再下降。

(5) 垂直和水平运输

下降过程中,应将冰箱缓慢平稳吊入室外平台预先放置的地面水箱中。 地槽确认与机组接触并充分受力后,继续水平运输至冷库地基进行找平找正。 为防止机组水平运输时倾斜,应在机组两侧系上牵引绳。

(6) 对齐到位

设备就位前,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证工作,检查设备安装基准面、标志、定位线;

使用滑轮和提升机的组合;

选择沿设备安装位置方向设置运输通道,并在运输通道与设备底座之间设置地面槽。 地面坦克具有自动转向功能。 利用建筑结构立柱设置牵引锚点,同时架设电动葫芦。 通过启动起重机,设备被拉到地基上。 然后用千斤顶顶起设备,卸下运输罐,完成设备到位。 (机组应由远到近,一台一台安装)

为了方便和加快机组的调整速度,一般用三到四组临时喇叭组将机组支撑到位,调整其纵横方位和标高、纵横水平。 然后使用常规喇叭组(常规安装)进行携带。 确认各垫片组受力均匀后,再检查压缩机猫爪支架受力是否均匀。 确认合格后,最后定位并点焊垫铁组。

(七)检验标准

设备在吊装、运输、定位、调平过程中无损坏。

设备调平对中,中心线垂直方向允许偏差5mm,水平方向±5mm,高程分量10mm,水平度允许偏差≤8/1000,但不大于5mm .

6.2.3 吊装设计计算

1、起重机选型

起升高度:H=h1+h2+h3+h4

式中:h1:设备高度

h2:索具高度

h3:地槽高度0.12m

h4:室外平台高度0.6m

高=2270mm+9500mm+120mm+680mm=12570mm

工作半径:

经现场测量,吊装平台中部距离吊车8m,工作半径为:

R=8+3.8(起重机中心距)+4.0(起重机支腿距围栏的距离)=15.8m

汽车起重机选用LTM150/2型50T起重机。 查看50T吊车性能表。 起重机工作半径为20m时,额定起重量为15T,满足工作要求,起升高度为20m。

2.力的计算

吊装时,两根钢丝绳对折后,分别穿过机组上的吊装孔,千斤顶绳与吊钩垂直夹角为30度。

钢丝绳选用:选用直径12mm、抗拉强度1570Mpa的6×7+IWS型钢丝绳。 冷冻机自重5.459T,采用两条倒链吊装,即四根钢丝绳同时受力。 每根钢丝绳的平均受力为5.459×10×1000÷4=13.647KN,远小于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98.46KN。 考虑可能的冲击拉力按5倍法向力计算为15.75×5=78.75,也小于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因此钢丝绳完全满足强度要求。

牵引力的计算:地面坦克运输时,车轮与地面之间存在静摩擦,车轴与车轮之间存在滚动摩擦。 车轴和车轮都是钢制的,发现摩擦系数约为μ=0.1,所以需要的牵引力为N=μ×G=0.1×5.459×10×10³=5.459kn,所以人拉, push and crowbar 撬棒是完全便携的。

6.2.4 制冷机组吊装后拖带路线

1、牵引时,有专人指挥,统一行动。 拖带过程中,各岗位人员应尽职尽责,有情况及时联系。 运输前,安全负责人应先检查牵引工具是否安全可靠,检查无误后方可拖运。 牵引前应清理通道,保证地面无杂物。 托运路线图如下:

2、起重机将制冷机组吊装到小车上,然后通过人工拖拽将机组拖入设备安装地点。 拖动线如下图所示:

七、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1 施工人员配合业主、监理人员将设备到货后的实测数据按型号、规格、数量、外形尺寸、单重、包装、附件等项目一一记录。 冷水机组、设备重量、易损件等。施工人员必须在吊运前核对确认。 纵横运输前,邀请业主、监理、总包等相关人员与施工方共同签署确认设备运输吊装书面手续,吊装后方可进行。各方均已书面签署。

7.2 所有吊索具进场前必须进行标识和检查,链条应进行维修和保养,有缺陷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连接用的线夹应仔细目视检查,如有变形或裂纹,不得使用。

7.3 受力索具不能与机身和机件直接接触。

7.4 垂直和水平运输过程中,锚点、机械设备、钢丝绳等一系列运输工具和辅助运输工具在作业前应进行自检、互检、确认和验证。

7.5 吊装前,施工人员应详细交代运输和吊装技术,对工程有关事项、承担的工程、范围、技术要求等进行培训,明确施工方案、施工难点、以及具体的施工措施等,确保整个吊装工作在严格的技术指导和控制下进行。

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注意事项

8.1 现场安全管理

8.1.1严格执行有关部门和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安全施工。

8.1.2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8.1.3 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8.1.4 严禁熬夜、睡眠不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

8.1.5 吊装区域四周应设置围栏或警示标志,并有专人看守,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8.1.6 在室外作业时,如遇大风或六级以上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并采取防滑措施。

8.1.7 施工机械应有专人管理和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机械防护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8.1.8 悬挂标志和警告标志。

8.1.9 起重机械在起吊前,必须通过检验试验,确认无误,还必须进行试吊。

8.1.10 命令、联络信号必须规范、清晰。 指挥人员应站在所有施工人员都能看到的地方,指挥人员应能清楚地看到设备吊装的全过程。

8.1.11 吊装过程中,不得移动支腿操作手柄。 如需调整支腿,应先放下设备,再进行调整。 每台设备吊装完毕后起重机吊装作业时的安全距离,检查钢丝绳是否有缺陷。

8.2 安全技术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8.2.1 安全生产目标

确保各项文明安全施工措施落实到位,满足公司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8.2.2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8.2.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杜绝任何事故发生,努力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良工地。

8.3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8.3.1 开工前,吊装区各路口、路口设置明显标志,警示厂内人员注意安全。

8.3.2 保护保留的建筑物、花草树木; 必要时对吊装区建筑物周围的树木进行保护。

8.3.3 作业场地周围应保持整洁,下班后应清理脚下物料,凿完后应及时清理废料。

8.3.4 施工现场严禁裸背、穿背心、拖鞋进场、酒后工作、吸烟。

8.3.5 Materials and tools stacked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should be neat and orderly, and a good corporate image should be established.

8.3.6 In case of temporary suspension, the equipment and tools should be taken care of by special personnel.

8.3.7 Clean up equipment packaging boards and other waste in time and put them in the designated garbage dump.

9.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finished and semi-finished equipment

9.1 After the equipment arrives at the site, it is necessary to check in detail whether the equipment is damaged during transportation, and make a record.

9.2 If the equipment is heavy,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binding position and length of the sling when hoisting vertically to prevent the equipment from becoming unstable.

9.3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concrete columns and other structures to avoid damage or structural damage.

9.4 After the equipment is in place, it needs to be protected with colored strips or other items, and the area where the equipment is placed should be isolated and protected by fences.

10. Emergency rescue measures plan

10.1 In order to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carry out rescue work in the event of a casualty accident, this emergency rescue plan is specially formulated.

10.1.1 An on-site emergency rescue leading group is established to direct the rescue work, with the project team leader concurrently serving as the team leader, the on-site construction person in charge serving as the team's deputy team leader, and the chief engineer and safety officer serving as team members.

10.1.2 In case of a major casualty accident, call the local emergency number, start rescue work immediately, send a special car to the nearest hospital for treatment, and perform simple maintenance.

10.1.3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d not blindly carry out rescue work to avoid secondary accidents.

10.1.4 Report the accident situation to the local company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must not make false or concealed reports. Main content: (1) Accident project name, time, place, accident category; (2) A brief history of the accident, th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preliminary losses; (3)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 preliminary judgment of its nature; (4) Measures taken after the accident occurred and accident control risk prediction.

10.2 Major hazard emergency rescue sub-projects

10.2.1 The refrigerator is dragged and dumped to injure people.

10.2.2 If an object falls during hoisting and injures a worker, the wound should be bandaged quickly. .

10.3 Rescue equipment and personnel

10.3.1 Rescue equipment 1 stretcher and 1 medicine box.

On-site emergency rescue leadership team list

10.4 Implementation of emergency rescue

After a safety accident occurs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the site should go all out to take self-rescu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accident from expanding and minimize the loss of the accident.

10.4.1 When a crane or equipment overturning accident occurs, first check whether the crane driver is trapped in the operating room, check whether other personnel have been injured or buried under it, and whether adjacent structures have been violated. If anyone is trapped,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buried person and immediately organize first aid on the spot. When digging and rescuing buried people, do not use mechanical digging to prevent injury. At the same time, use other lifting equipment to slowly pull up the overturning crane, lift it up firmly, and then organize rescue of buried people. .

10.4.2 When an object strikes an injury accident, first observe the injured part of the injured person and how much blood is lost. For some minor injuries, the first responders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can temporarily stop the bleeding, reduce inflammation and bandage, and then send them 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Those who were seriously injured were sent to the nearest hospital while being rescued by emergency personnel.

10.4.3 When it is found that someone has fallen from a high place and is injured, first observe whether the wounded is conscious or not, and then look at the part of the wounded body when the wounded fell, and then organiz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injury of the wounded.

10.4.4 The rescue leading group is a permanent organization with relatively fixed and skilled personnel.

10.4.5 Set up an accident rescue information database to ensure that rescue personnel can be found in a timely and accurate manner after an accident occurs.

10.4.6 The rescue team regularly and irregularly organizes emergency rescue, simulation drills and business training, sums up experience and less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rescue ability of emergency rescue personnel.

10.4.7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project department is equipped with commonly used drugs, stretchers, etc. After an accident occurs, it can quickly start the plan, so as to calmly face the unexpected accident.

11. Hazard identification

List of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吊车商圈吊车群

打赏

上一篇:吊装作业安全规范高压线_吊装作业规范_塔吊作业半径安全规范

下一篇:江东履带吊出租价格_小型履带打桩机出租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行业资讯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