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业百科

简述吊装作业中安全措施_潍坊安全教育平台作业加裁中

来源:安康吊车出租2023-05-06 20:12278

起重作业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一、起重作业的工作特点

(1)起重机械通常有较复杂的机构来完成向上运动和水平运动;

(2)悬挂构件多种多样,载荷也随之变化;

(3)大多数起重机械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作业;

(4)起重机械和起重人员经常直接接触潜在的事故危险因素;

(5)工作环境的复杂性;

(6)起重过程分工协作。

二、起重作业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一)起重作业人员无证作业

起重作业是一项特殊作业。 参加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符合登山作业要求,熟悉该类作业的操作规程。

(2)起重作业人员及其他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等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保障。 起重作业是一项特殊的作业。 其操作过程复杂,工作环境危险。 帽。 以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3) 无安全警示区

加强吊装现场管理,及时设置安全警示区,派专人监控;

(4)危险岗位

在起重作业中,有些位置是非常危险的,如吊杆下方、吊物下方、吊物吊装区、导轮三角区、钢丝绳三角区、钢索-拉钩或导轮的受力方向等,如果你处于这些位置,一旦发生危险,就不容易避免。 因此,员工的位置非常重要。 他们不仅要时刻注意自己,还需要互相提醒,以防发生意外。

(5)人站在或坐在钩子上

根据吊装安全技术规程,吊装时任何人不得携带工件或起重设备上下移动。 特殊情况需要上下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负责人批准。

(6) 地面不平、支撑不稳、配重不平衡、超载导致起重机失稳

为保证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应将起重机放置在坚实的地面上,并用撬块支撑。 严禁无支腿起重作业; 同时,应根据吊装方案的要求增加适当的配重。

(7)风力过大、违章操作导致起重机倾覆

根据吊装安全技术规程,严禁在六级及以上风力时进行吊装作业; 五级及以上风力时,不得吊装大中型工件。 起重机起吊重物时,机身位置必须正确、稳定,支腿位置要适当、牢固; 钢丝绳应垂直吊装,不得倾斜吊装,吊装过程中不得移动或调整支腿; 如果要将机器调平 卸货时,请先放下重物再搬运。

(8)两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准确,导致一台起重机超载失稳发生事故

双吊吊装构件时,宜选用相同型号和性能的两台吊车,然后根据吊车的起重能力进行合理的载荷分配(吊装质量不得超过允许吊装总量的75%)两台吊车的起重能力),每台吊车的起重不得超过其安全荷载的80%),按双机吊装指挥规程进行作业。

(9)起重机安全装置不完善或失效,发生重大事故

一、事故具体表现

(1)起升高度限制器失灵会导致翻车事故。 由于过度滚动,钢丝绳断裂,吊物与钩头一起坠落。

(2)力矩限制器不完整或无效。 虽然超载起吊是造成整机翻车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力矩限制器能够可靠地发挥作用,客观上是可以避免此类事故发生的。

(3)起重机在高压线附近作业时缺乏安全防护,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4)吊钩上没有防脱钩爪,会导致吊索从吊钩上脱落,造成坠落事故。

2.采取措施

(1)起重机作业前应检查安全装置的有效性。

(2)在各种汽车起重机上安装可靠有效的力矩限制器。 (3)起重机在高压线路附近作业时,应制定安全保护措施,起重机上应安装防触电报警装置或接地保护装置。 所有操作人员应穿高压绝缘鞋和高压绝缘手套。

(4)吊装作业时一定要检查防脱钩装置是否有效,如有缺失或失效,应采取相应措施。

(10)起重机、吊具、吊物在作业中对人和周围设施造成的挤压或冲击

在起重机作业范围内,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不得在吊臂和重物下站立; 工作场所应有畅通的升降通道,与附近的设备、管线、建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得发生碰撞; 起吊人员起吊时应站在安全的地方,与起吊物体必须保持二距离。 米以外还有让步的空间。 禁止站在吊车和吊物的死角处。

(11)吊钩超载折断,吊装时钢丝绳滑出吊钩; 或钢丝绳、麻绳断裂,造成重物坠落,造成设备和人员事故

在起重作业中,误解了吊索具的安全系数,选择时往往以连续使用为主,导致超负荷作业,处于危险状态。 指挥人员首先要了解被吊物的重量,不得吊起埋在地下或冻结在地面或设备上的重物; 然后确定合适的吊索具,严禁使用钢丝绳、吊钩等应报废的吊索具。 另外,在工件正式吊装前,必须进行试吊,检查所有机具的受力情况,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吊装。

(12)电气设备漏电、保护装置失灵、裸露电线未加屏蔽等引起的触电事故。

应定期检查各种电气设备,发现损坏、老化等情况应及时维修和更换。

(13)吊耳脱落导致吊物坠落事故

吊耳作为吊装过程中的承载点,是影响吊装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对于设备的吊耳,有的在出厂前已经焊接好,有的设备的吊耳是根据现场施工要求焊接的,但无论如何都要进行受力计算,以确保吊装工作的安全。

(14)钢丝绳从滑轮上跳出轮槽

钢丝绳与滑轮配套使用时,必须注意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 如果钢丝绳脱离轮槽后继续使用,钢丝绳就会被挤压、变形、扭结、折断、断股,严重缩短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如果绳子断了,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的装置。

(15)吊挂方法不正确,造成重物从挂钩上掉落

起重机吊钩应装有安全装置,以防止吊物意外脱钩,应使用安全吊钩。

(16)吊具或钢丝绳与导电线意外接触

根据规定,起重机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作业时,起重臂、钢丝绳及重物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短距离不应小于电力施工安全工作规程中的规定。

(17)误操作

起重作业涉及面积大,经常使用不同单位、不同型号的起重设备。 由于操作习惯不同,性能不同,加上指令信号不同的影响,容易发生误操作等事故。 指挥人员和指挥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操作演练。

(18)司机与指挥员沟通不畅,或误解升降信号

吊装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应设在操作人员视线范围内,并能清楚看到吊装全过程。 哨声要清晰响亮,旗语和手势要准确。 如信号不明,应立即询问,严禁凭估计或猜测进行操作。

(19) 绑扎不当,重物从空中坠落伤人

高空吊装、拆卸时,宜采用“锁紧”措施,不宜采用“吊装”方法; 对悬挂物的尖锐棱角应采取“垫”的措施,以免悬挂物松绑悬空坠落。 受刮撞影响,坠落伤人。

(二十)经营中缺乏预见性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如物体重量估算不准确、切割不完整、拆下的零件因挤压而增加载荷、强行吊装未找到的连接件等,导致起重机载荷突然增加而发生事故和吊索。 因此,吊装作业必须坚持“十不吊装”。

重伤事故案例

1)事故发生后

2001年3月6日中午,根据某化工公司某分厂车间主任尹某、检修工主管颜某、检修工王某某的安排,对检修现场进行了清理2号炉。 无证人员饶某在三楼楼顶操作吊车,王某、闫某在二楼起吊、放吊物(大组电击)。 人们虽然采用了歪拉歪挂的方法,但还是不能使大布景落到理想的位置。 严、王二人连钩子都没有取下来,用力推拉着这台重达800多公斤的大套。 头部悬空,使钢索呈20度斜拉状态。 大套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巨大的反弹力,将他重创。 他被紧急送往县医疗中心接受治疗。 经医院诊断,颜某左大腿内侧粉碎性骨折。

2)事故原因

本次事故系人为违规操作造成,属责任事故。 一是经营者本人违规、鲁莽; 二是值班领导对安全问题没有做好交班前的安排和要求; ,管理上有死角; 四是车队现场管理不到位,习惯性违章是事故的根源。

3)预防措施

(一)组织干部职工到事故发生地召开现场会议,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使干部职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2)深化安全教育简述吊装作业中安全措施,使全体一线管理人员和员工重新系统掌握安全规程,并进行专项闭卷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约定违规责任简述吊装作业中安全措施,让安全生产人人有体现,人人有保障。

(4)重点检查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正在运行和即将运行的设施设备、生产现场,检查人员思想意识和操作行为,检查对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和影响的隐患。威胁人身财产安全,必须整改。 生产。

(五)事故责任人、直接管理责任领导和现场管理人员,由公司有关部门按照“四个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

吊车商圈吊车群

打赏

上一篇:预制构件起重吊装运输作业安全_预制构件吊装施工工艺

下一篇:人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交底_网架吊装前安全交底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行业资讯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