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杨博 摄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交通部网站消息,交通部近日公布了《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导则》,细化了符合重大港口作业事故隐患的五种情况。危险品港口作业事故。 本导则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依法依规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指引》指出,危险品港口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二)危险品作业的工艺、设备、设施不符合危险品危险有害特性的安全防范要求,或者不能正常运行的;
(三)危险品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应急设备不符合要求,或者不能正常运行和使用的;
(四)危险品作业场所或者装卸、储运设备、设施的安全距离(间距)不符合规定的;
(五)安全管理存在重大缺陷。
《指引》对上述条款作了如下详细说明:
超范围、超容量、超期限经营,或者储存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危险品,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超出《港口经营许可证》和《港口危险货物作业补充许可证》许可范围和有效期从事危险品作业的;
(二)仓储设施(堆场、仓库、储罐,下同)超过设计容量、容量储存危险货物,或者储罐未按规定检验、试验、评价的;
(三)储罐超温、超压、超液位储存,管道超温、超压、超速运输,危险品港口作业重要设备设施超载;
(四)与危险品港口作业有关的设备、设施超期投入使用,不能出具检测、检验合格证吊装作业违规安全教育,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
(5) 装载《危险品一览表》(GB12268)和《国际海运危险品规则》1.1、1.2爆炸品和硝酸铵类物质的危险品集装箱,不按规定直接装载和直接取走。条例;
(六)装载危险品名录(GB12268)和《国际海运危险品规则》规定的第1类爆炸品(第1.1、1.2项除外)、第2类气体和第7类放射性物质的危险货物集装箱超期、超标违反规定存放等;
(七)危险品未按理化特性和灭火方法分区、分类、分库贮存,或者贮存、隔离间隔不符合规定,或者违反规定混入禁忌物质的;规定。
“危险品作业过程设备、设施不符合危险品危险有害特性的安全防范要求,或者不能正常运行”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装卸甲、乙类火灾危险品的码头未按照《船舶总体设计规范》设置快卸钩、靠泊辅助系统、缆索张力监测系统、作业环境监测系统;海港”(JTS165),或无法正常运作;
(二)液体散货码头装卸设备和管线未按照装卸和维修要求配备排空系统,或者运行不正常的; 吹扫介质的选择不符合安全要求;
(三)可能产生超压的工艺管道系统未设置压力检测和安全泄压装置,或者不能正常运行的;
(四)储罐未根据所储存危险品的危险、有害特性采取充氮密封保护系统、添加抗氧剂或阻聚剂、保温储存等特殊安全措施的;
(5)储罐(罐区)、管线的选择、布置和防火堤(隔板)的设置不符合要求。
危险品作业场所安全设施、应急设备不符合要求或者不能正常运行使用的,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危险品作业场所未按照规定安装相应的安全设施和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防漏电措施,或者未正常运行的;
(二)大型危险品作业机械未按照规定配备防阵风、防台风装置或者不能正常作业的;
(三)危险品作业场所未按照规定安装通讯、报警装置,或者不能正常工作的;
或无法正常运作;
(五)工艺设备、管道未根据输送物料的火灾隐患和运行条件配备相应的仪表、自动联锁保护系统或者紧急切断措施,或者不能正常运行的;
(六)未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器材的; 应急救援器材、器材不能满足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中毒事故应急处置的种类、功能、数量要求,或者不能正常使用。
“危险品作业场所或者装卸、储运设备、设施的安全距离(间距)不符合规定”重大事故隐患吊装作业违规安全教育,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危险品作业场所与区外周边人口密集场所、重要公共设施、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距离(间距)不符合规定的;
(二)危险品港口经营人内部装卸、储运设备、设施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距离(间距)不符合规定的。
“安全管理重大缺陷”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管理、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安全保障措施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且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照规定定期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评价的;
(三)从业人员未按规定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的;
(四)违反安全规程或者操作规程,在作业区内进行热火、密闭空间作业、盲板抽取、高空作业、吊装、临时用电、破土、断路等危险作业的。
《指导意见》指出,除上述情况外,各地可组织危险品港口作业领域专家5人、7人,根据当地情况,组织危险品港口作业领域专家5人、7人。针对发现的风险较大、难以直接判断为重大事故隐患的,组织5、7名危险品港口作业领域专家。 生产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同类型重大事故案例,根据事故发生概率、可能后果、整改难度等,采用风险矩阵、专家分析等方法进行论证分析和综合判断。
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
《指南》强调,根据本指南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依法依规采取相应处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