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铁快讯

【中铁十四局】中铁十四局多项创新成果亮相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来源:中铁十四局2025-10-10 03:1193
中铁十四局日前,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 大会设置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区,首次布设了全国职工“五小”成果专题展示交流区,集中展示了1700多名工匠人才的2200余件创新成果。多项创新成果在各展区精彩亮相,充分展现了基层职工的创新活力和务实智慧。 世界最大水下盾构隧道施工技术 在山东展区,观众借助VR互动影视系统,身临其境感受“山河号”盾构机穿越黄河的震撼场景。“山河号”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7.5米,用于大盾构公司承建的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建设。该成果由山东省总工会推荐展出,全方位展示了大盾构技术的崭新风貌。 该项目技术团队攻克超深基坑开挖、盾构机超宽部件城市运输、浅覆土始发、交叉作业频繁等施工难题,驾驶“山河号”盾构机平稳穿越一级水源保护地沉砂池等多个风险源,创造了月进尺426米的17米级盾构掘进的世界纪录。目前,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正进行盾构机拆解吊装及内部结构施工工作,预计2026年下半年建成通车。 一种异型结构预制构件接续翻转装置及方法 在“五小”成果展区,由五公司研制的一种异型结构预制构件接续翻转装置及方法参加展出。据了解,装配式地铁车站构件多为异形构件,构件的生产形位和运输、拼装形位相差180°,且具有尺寸大、重量大的特点,人工翻转工作量大、危险性高,易对构件造成损伤。 为解决此难题,该公司通过采用行程编码器、传感器和PLC控制器协同工作,同步实时调整多组油缸行程和受力,让构件在翻转过程中受力均衡,不容易损伤。该成果实现了最大重量128.8t的超大体积混凝土异型结构预制构件180°接续式无损快速翻转,翻转过程安全可控,构件不产生内应力,解决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形位”与“使用形位”转换的难题,目前,已在深圳地铁、深汕铁路等工程施工中广泛使用。该成果由全国铁路总工会推荐展出,曾荣获2024年度中国铁建职工合理化建议二等奖。 长江上游第一条高铁隧道 在重庆展区,观众纷纷驻足观看“万里长江高铁第一隧”——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实地模型。该工程由大盾构公司承建,是长江上游第一条高铁隧道,也是国内首个洞内完成盾构机组装、始发、接收、拆解全流程作业的高铁大直径盾构项目。 项目团队充分发挥在穿江越海隧道施工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面对“穿山、穿城、穿江、穿水”的复杂特点,量身定制“长江号”盾构机,研发高耐磨刀具以延长使用寿命,优化泥浆环流控制系统,实施隧道轴线精准控制技术。 同时,团队通过引入盾构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精准导航与“云端”多方协同管理,实时掌握盾构机运行状态、周边环境变化等,并形成自动预警机制,最终以毫米级精度穿越风险源。目前,该工程盾构段已顺利贯通。 从 “山河号” 穿黄破岩的壮举,到异型构件翻转装置破解工程难题的巧思,再到 “万里长江高铁第一隧”的高效建设,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的每一项成果,都反映了企业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大国工匠及产业工人队伍等方面的坚定步伐与扎实成效。 责任编辑:肖 雨出品单位:融媒体中心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吊车商圈吊车群

打赏

上一篇:【中铁十四局】太拼了!国内最高装配率运营线路获广泛关注

下一篇:【中铁十四局】国庆献礼,山河共“筑”!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行业资讯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