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分公司】廉韵清风②丨“纸短情长·家书话廉”征文展播
来源: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分公司2025-10-15 11:31175
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分公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深化“清风四局”品牌,七分公司纪委联合工会自2025年5月10日起组织开展了“廉韵传家 清风护航”主题系列活动。作为核心内容的“纸短情长·家书话廉”征文收到众多情真意切的廉洁家书,经评审共有19篇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这些作品以笔传情、融汇清廉嘱托与家风感悟,生动展现了“企风带家风、家风促企风”的良性互动。获奖作品将陆续展示,让纸短情长的廉韵化作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徐徐清风。
“纸短情长·家书话廉"
征文展播第一期 心秤量清风
作者:宋子墨▲2010年曲阜雨污项目书记宋勇与儿子宋子墨合影
亲爱的老爸: 展信安好!合肥的夏天可真是憋着一股子闷热劲儿,热浪粘稠地裹住人,让人几乎透不过气来。妈妈总在念叨您,曲阜那边恐怕也一样酷热难当吧?她让我一定提醒您,出门时千万记得戴好安全帽,备足水,别让暑气钻了空子——工地上的烈日比咱们窗外的更毒辣,也更不留情面。
放假前班里开了一场主题班会,老师命名为“清风正气,廉洁同行”。她给我们讲了许多古人铁骨铮铮的故事:包拯拒收一方端砚,只因那是百姓血汗所凝;海瑞罢官归乡,行李萧然如洗……灯光明亮的教室里,老师的声音像清凉的泉水缓缓流过。我听着听着,心思却悄悄飞远了,一下子想起上次和您视频的情形。您当时提了一句,工地上有人想请您吃饭,还执意要送些东西,您却毫不犹豫地推掉了。您当时笑着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屏幕里,您眼里的光竟格外清澈明亮,像工地午后的太阳光,照得我心里也透亮起来——那光芒,仿佛您俯身检查钢筋尺寸发现完全合格时的欣慰眼神,闪耀着踏实坦荡的笃定。
老爸,您可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笔下莲花的风骨,此刻想来,竟与您日日所处的环境暗暗契合。曲阜是孔圣人的桑梓之地,一砖一瓦都仿佛沁润着千年礼义。可我知道,您每日打交道的,是形形色色的材料商与施工队,这工程世界的水,想必时而浑浊,时而深浅难测。然而您却总像立在那浊水中的一株莲,根深深扎入泥里,花却始终朝着清朗的天空开放。您常说“心里有杆秤,比什么都稳当”——是啊,那秤砣是良知,秤杆是规矩,称量着每一次取舍,每一寸良心,也平衡着您脚下踏实的土地。
前几日我路过政务区那座崭新的图书馆,大门石壁上深深镌刻着四个遒劲大字:“修身齐家”。日光之下,那石头仿佛有了呼吸与温度。我蓦然停住脚步,像被一道无声的闪电击中——原来您平日那些朴素的叮咛,“干净做事才能睡得踏实”,正是穿越千年的金石之音在此处铿锵落地!这四个字像一面明镜,映照出您用日日言行对我无声的教诲:唯有自身端正如尺,才能丈量出人间正道;唯有持守内心那方寸净土,方能为家人撑起一片清朗屋檐。
老爸,请您放心,您站立的姿态,就是悄然递给我的火炬。在学校里,我这小组长虽是小岗位,却也学着您的样子担起责任——分发作业时公平细致,组织讨论时耐心倾听。我学着您常说的,“小岗位也有大担当”,哪怕只是管好一组同学的作业本,也要像您检查图纸一样一丝不苟。这肩头一点点的重量,竟让我内心第一次触摸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笃定与尊严。
最后,请代我向工地上的叔叔伯伯们问声辛苦!也请告诉他们,孔庙南门那些浸润过无数朝圣者脚步的厚重石板之下,同样凝结着我们安徽工匠滚烫的汗水与无声的誓言——那汗水如同透明的混凝土,正默默浇筑着圣城千年不朽的基石,亦是我们对这古老土地最深沉干净的致敬。
等您凯旋,咱们再去天鹅湖边痛快赛一场单车吧!这一回,我非得赢过您不可。
纸短情长,伏惟珍重。
爱您的儿子
2025年7月3日
廉洁寄语 这封来自儿子致父亲的家书,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廉洁对话。儿子从父亲“拒一顿饭、一份礼”的日常坚守中,看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风骨,并将“干净做事”的家训化为自己担任小组长时的实践准则。这生动印证了:父辈的言行,才是传承清廉家风最炽热的火炬、最坚实的基石。
跨越千里的廉洁家书
作者:闫玲 ▲S236项目办公室主任贾明明与妻子闫玲合影
亲爱的老公: 当你打开这份信件!此刻你或许还在单位加班,我坐在沙发上翻看着我们的婚纱照,照片里的你笑得灿烂,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转眼间,我们结婚已有八年,从二人世界到如今有了可爱的女儿,日子平凡却幸福。最近,换了新的项目,你又是部门管理岗位,看着你为工作奔波忙碌,连和孩子发视频的时间都没有,我既心疼又骄傲,可心底也多了份隐忧,思来想去,决定用这封家书,和你聊聊心里话。
记得刚结婚时,我们住的小屋里,冬天没有暖气只有一个小小的破旧的火炉,你每天早起都会把火炉点着,把火烧旺,房间暖和了才叫我和孩子起床,每天晚上你就早早把热水袋灌满热水给我暖脚;发了工资,你第一时间给我和孩子发过来生活费,从来不亏待我和孩子,然而你自己的衣服穿了一年又一年,甚至出门也不舍得吃一顿好饭。每当你回来时,我们舍不得下馆子,就一起在厨房笨拙地包饺子,虽然形状各异,但吃得格外香甜。那时日子清贫,却让我懂得,幸福不是住多大的房子、穿多贵的衣服,而是两个人相互扶持、知足常乐。你总说:“咱们不羡慕别人,靠自己双手挣来的踏实。”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你工作起来的拼劲,全家都看在眼里。记得20年,父亲因突发血管破裂,你却因为刚到S21新项目不能及时回来,在电话里急得声音都变了。我知道,你不是不想回家陪伴父亲,而是肩上扛着责任。每次看到你冬休回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和笨重的行李,却依然装满了我和女儿爱吃的特产;看到你为了提升业务能力,挑灯苦读专业书籍,我和女儿都打心底里心疼你,也为你骄傲。你的敬业,是我们家最好的榜样,女儿总说你是“超人爸爸”。但老公,随着你岗位变动,手中的权力大了,面临的诱惑也多了。前几天新闻里报道的贪腐案例,让我整夜辗转难眠。那些落马的干部,也曾是家庭的顶梁柱,却因为一时贪念,让家人陷入痛苦,好好的家支离破碎。我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女儿该多伤心,年迈的父母又该如何承受?作为你挚爱的妻子,我又如何承受?
老公,你我都是农民的孩子,我们的童年是在泥土的芬芳中度过的,我们的父母靠的就是这双脚板踏踏实实地踩在土地上,用双手把我们拉扯大,把日子过好的。父母教会了我们质朴踏实地做人 。咱家书房的墙壁上,还挂着你买回来的书法作品,上面写着:“干干净净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也是咱家的家训,也是我们应该传承的家风。你每次出差,女儿都会把她画的全家福塞进你行李箱,她说要爸爸每天都记得,家里有人在等他平安回家。这份牵挂,比任何诱惑都珍贵。
亲爱的老公,工作中如果遇到为难的事,别一个人硬扛。咱们结婚这么多年,什么难关没一起闯过?你忘了装修房子时,预算超支,我们一起跑建材市场砍价;你忘了创业失败时,我依然内心深处坚定,相信你会重新振作?只要我们夫妻同心,没有过不去的坎。拒绝那些不该收的礼物,推掉那些不该赴的饭局,守住底线,就是守住我们的家。
我盼着,你所在的企业能成为廉洁的标杆。当每一位员工都以清廉为荣,以贪腐为耻,企业的发展才能行稳致远。而我们的小家,也能在良好的家风中,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幸福故事。等女儿长大了,我们可以骄傲地告诉她:“爸爸妈妈用一生践行了清廉、敬业、节俭,给你做了最好的榜样。”
夜深了,外面下起了小雨。女儿抱着你买的库洛米玩偶,嘴里还嘟囔着“爸爸妈妈最爱你了库洛米”。老公,无论多晚,家里的灯永远为你亮着。盼你平安,等你归来。
永远爱你的妻子 2025年7月9日廉洁寄语 这封妻子写给丈夫的家书,充满了深情与守护。她从八年相守的清贫岁月中提炼出“靠自己双手挣来踏实”的朴素信仰,将女儿的画作和父母的教诲化作温柔叮咛。字里行间,既有对丈夫辛苦工作的心疼,更有一位妻子守护家庭圆满的坚定——她用“家里永远亮着的灯”告诉丈夫:清廉家风才是对家人最好的爱,更是家庭最珍贵的财富。
葡萄树下的老话
作者:
姚润萍▲引汉济渭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王依卓
与母亲姚润萍合影闺女: 昨天天刚蒙蒙亮,我就去葡萄地了。你爸在那头剪枝,我在这头锄草。晨雾里,一串串晶莹的葡萄挂在枝上,我不由得想起你小时候的模样—那会儿你才八九岁,蹲在葡萄架下,小手紧紧攥着铲子,帮我往根上埋化肥。裤腿上沾满泥,指甲缝里卡着化肥渣子,洗都洗不掉,晚上睡觉还忍不住挠手心,我看着心疼,你却笑着说“妈,多埋点,葡萄能长大点。”那一刻,我觉得你心里是有盼头的。
你上初中那阵,放学就回家帮我看摊子。有一次,一个爷爷来买尿素,你不小心算错账,多收了五块钱,晚上关门才发现。你哭着非要送回去,你爸打着手电筒陪你跑到邻村,来回四里地,鞋都跑丢了一只。回来你爸骂你“傻”,我却转过身去抹泪——咱闺女心实,这点比啥都强。
后来你读书,确实没少费劲。中考那年与你的目标失之交臂,高考也没达到心中的分数线,但你依然咬着牙走进了大专校园。你把自己关在屋里两天,说“爸妈,我没本事,将来怕是给你们争不了光”。可你不知道,那几晚我和你爸半夜扒着窗户看你屋里的灯,亮到后半夜,我们知道你没放弃。毕业那年你在招聘会上来回奔波,鞋底磨得发薄了,就自己钉块胶皮接着跑,最后你凭着自己的努力进入中铁四局,那听你打电话回来,声音有些颤,我攥着手里的记账本,心里满是骄傲——咱农民,不怕起点低,就怕走歪路。
你现在在项目上管办公室,要负责买东西、安排人吃饭,这就跟咱家开农资店道理是一样的。店里的农药,我从不往里面掺水;化肥袋子上写五十斤,秤上就得多出二两,不然心里不踏实。你在单位也一样,采购买东西,别被蝇头小利迷了眼,得像挑化肥那样,看质量、比价钱,贵点不怕,但得对得起那份钱。安排食堂吃饭,菜够吃有营养就行,别别让一大半倒进泔水桶,那是公家的钱,也是工人师傅们汗水换来的。
前阵子村北头的你李叔,他儿子在镇上管盖章,收了人家两箱酒,结果被查了,工作没了,还罚了钱。李叔现在见人就躲,说“我咋没教他,不是自己的东西,碰都不能碰”。闺女,你记着咱穷过,但穷得硬气。记得你小时候,有一次趁我不在,从抽屉偷拿了五毛钱买零食,被我打了手心,你哭着说“再也不敢了。”现在长大了,手心的印子早没了,但规矩不能忘。
工地上的师傅们,大太阳底下干活,衣服能拧出水,挣的都是干净钱。你坐在办公室里,更得对得起他们,对得起你自己当年跑招聘会磨破的鞋。遇到拿不准的事,多问问领导,或者给家里打个电话——你爸嘴笨,但卖化肥几十年,从没短过人家一两,心里亮堂着呢。
家里都好,葡萄快熟了,生意也稳当。你爱吃的槐花,我冻了一冰箱,等你回来蒸给你吃。别总熬夜,办公室的水烧开了多喝两口,别学你爸,总忘了喝水。
闺女,咱是农民,脚踩黄土,心要干净。你在外面,不求你飞黄腾达,但求你走得正、站得直。你爸让我多嘱咐你几句:干活别逞强,受了委屈跟家里说,不管你走到哪,我跟你爸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爱你的妈妈 2025年7月10日廉洁寄语 这封母亲写给女儿的家书,将田间地头的劳作智慧化作最朴实的廉洁箴言。母亲用“秤上多出二两”的实在和“不掺水”的本分,叮嘱女儿“脚踩黄土,心要干净”。字里行间流淌的,是一位农家母亲用最深厚的家风,为远行的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编辑策划:纪委 工会
审 核:方荣才 尚自强
主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