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风力发电网获悉:10月20-22日,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
CWP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全方位展示最新的
风电技术、前沿产品及高效解决方案。
CWP2025开幕式上,《风能北京宣言2.0 》正式发布。《宣言》提出,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指引下,综合资源潜力、技术能力、产业链韧性和市场消费需求,
为中国风电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十五五” 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干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 1500万干瓦,确保 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3亿干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 20亿干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干瓦,
助力能源领域率先实现碳中和。
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
CWP2025)开幕现场宣言全文如下: 我们,来自全球1000多家风能企业的代表,于10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2025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围绕“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携手实现可特续发展”的主题,致力于汇聚全球力量推动风电产业高质量均衡发展,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宜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发布《风能北京宣言》,提出了风能人的奋斗目标并超额完成任务;今年,习近平主席宜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风能人作为推动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坚定行动派,再次发布《风能北京宜言2.0》。
我们一致拥护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
在近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100多个国家提交了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和承诺,众多国象公布了新的国家自主贡献,超过75%的国家自主贡献设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这表明,可再生能源不仅被国际社会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更被各国认定为能源安全与经济繁荣的基础。习近平主席郑重宜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远见,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注入了强劲信心。风电行业积极推动落实国家战略。
我们一致相信,风电能够在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发挥关健作用。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三北”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75亿干瓦,通过本地消纳与跨区平衡,可提供最低成本的电力供应;中东南部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5亿干瓦,因地制宜集约发展空间广阔;离岸 300公里范围内海上风能源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7亿干瓦,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中国风电持续保持高速稳定发展,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干瓦以上的新时代。
我们一致认同,风电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风电已经成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电源,以最经济的方式推进能源转型、实现气候目标。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大规模发展风电是保证各国能源安全、实现能源自主、促进公正转型的重要手段。风电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可以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全球性先进装备产业集群。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风电装备和服务已经成为促进各国之间贸易合作的重要力量。
为加快风电产业发展,我们发出五点倡议:
一、制定与气候目标相适应的产业规划。
按相关国际组织预测,为实现1.5°C目标,到2030年全球需累计开发风电27亿千瓦,到2035年风电累计装机达到43亿千瓦以上。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指引下,综合资源潜力、技术能力、产业链韧性和市场消费需求,
为中国风电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干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 1500万干瓦,确保 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3亿干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 20亿干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干瓦
,助力能源领域率先实现碳中和。
二、结合新形势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十五五“是中国风电步入全面市场化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期待国家主管部门应加紧完善体制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形成真正适应高比例风电的市场机制,借助市场化手段促进风电发展。围绕大基地风电、海上风电、乡村风电等关键领域,健全管理体系,激发市场潜能。按照中央精神做好“反内卷”工作,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引导产业回归价值创造本质,坚守质量底线,杜绝低价恶性竞争,严厉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政产学研携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搭建畅通的交流渠道,积极开展联合研究。加大对风电科研、示范项目的支持,增加对公共技术研发试验平台建设的投入,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取得突破。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体系,围绕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等开展联合攻关,并加速成果转化。
四、推动风电集成化融合式发展。
随着风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和全社会低碳发展诉求,多能互补、多产业融合的集成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政府主管部门应着力完善绿色氢氨醇、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推动技术加快成熟。加快对以绿电制氢氨醇为代表的多能转换技术的探索与示范应用,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发挥风电的聚合效应,将风电的产业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
五、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面对当前复杂国际局势,国际社会应充分认识到,只有消除贸易壁垒,才能建立起全球稳定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气候、能源安全和公正转型目标。各国需坚定信心,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打造全球协同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国际组织作用,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增进共识,深化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展现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坚定承诺,这既是风电行业的重大机遇,更是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我们坚信,风电发展的福祉必将惠及全世界。全球风能企业和风能人联合起来,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来源:整理特别声明: 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热点负荷为王,风电开发投资的逻辑变了
降本超8成,技术创新撬动深远海风电未来
价格回升!风电“反内卷”初见成效
中船科技签订重大合同!
风电“路条”买卖监管升级!
三部门联合发文!关于风电说了这些
全球最大漂浮式风机顺利下水
189.2亿!金风科技拟投建3GW
风电项目
用户侧市场,风电别掉队
“无关风速保发”霸王条款,伤害的不只是一方
叶片失效占比近50%,长柔叶片之争质量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