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新能源近年来,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深刻洞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作用,通过创新构建“思想引领—载体执行—价值创造”闭环思政工作体系,以“五心电厂”为载体,实施“初心、匠心、安心、暖心、爱心”行动,将思政工作与电力运营深度融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成功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能源电力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近期,中国电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发布2025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公司党委报送的《以“五心电厂”思政工作体系赋能电力央企基层电厂高质量运营的实践探索》成功入选“2025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今日,将分享该案例。
背景与意义新时代新能源企业的思政命题
伴随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新能源电力的迅猛发展,电厂作为新能源企业的核心资产,其运营质量直接关系企业效益。
作为能源电力领域大型央企中国电建的核心成员企业,公司业务覆盖
风电、光伏、储能等多领域,众多电厂远离中心城区、青年职工占比高,部分电厂还面临“党员空白电厂”等难题。特别是作为一家重组企业,还需应对跨区域、跨文化、跨专业团队的思想融合挑战。
思政工作是灵魂工程,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组织覆盖难、思想凝聚难、作用发挥难”三重挑战,迫切需要创新思政工作,增强职工价值创造能力,提升电厂运营质量。因此,构建初心、匠心、安心、暖心、爱心“五心电厂”思政工作体系,旨在破解当前电厂运营与思政工作难题,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主要做法 “五心电厂”思政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政治引航,坚定“初心”意志把准正确方向
初心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思政工作的核心。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建强战斗堡垒,扩大“红色覆盖”
针对公司“小散远”项目以及“党员空白电厂”等难题,创新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通过设计现场指导、培训提升、经验分享、动态跟踪报备和考核激励等5项工作机制,选派82名党建指导员进驻138个项目,打通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
点亮思想之光,激活“制胜法宝”
加强基层队伍政治建设,创新开设“初心讲堂”,推动党员、骨干走上讲台,围绕时政解读、理想信念教育、党的理论应用、思想道德建设等主题,开展大交流、大研讨,校准基层理论学习重点,筑牢一线党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之“魂”,参与“初心讲堂”学习2000余人次。
汲取榜样力量,唱响“奋斗之歌”
建立党员带头学、带头想、带头干“三带头”机制,开展“风光无限”“身边的榜样”以及优秀电厂案例推广等系列活动。
(二)实干定航,锤炼“匠心”品质筑牢发展根基
匠心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思政工作的重要内涵。器物有形,匠心无界。
以匠心致初心,勇拓经营佳绩
围绕保电发电、电力运维、设备检修等任务,创建“党员责任区”57个、“党员示范岗”307个、“党员突击队”58个,有力保障年度发电生产任务如期完成。
以专业攀高峰,勇担电力保供
持续提升电厂职工思想境界,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五一中秋国庆和岁末年初等重大节点的电力保供任务。
以赛事促创新,勇毅磨砺技能
鼓励创新思维,推动职工创新创效,以赛促学、促培、促新。公司代表电建集团参加中国职工技术协会2024年全国风电运维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亚军1项,个人季军2项,个人优胜奖6项。
(三)安全护航,打造“安心”环境确保行稳致远
安心是企业发展之要,也是思政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思想引领,培育安全文化理念
编制《企业文化手册》2.0版,梳理建立10个类别专项文化理念,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发展”安全文化理念单独成章,推动安全文化入脑入心。
机制固本,夯实安全管理责任
设立党员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鼓励党员带头讲安全、学安全、管安全、示范安全承诺、落实安全措施,引导全员参与安全生产联防联治。
体系强基,织牢安全管理网络
坚持党建引领安全、融入安全,持续优化安全管控体系。公司数十家场站,先后获得属地政府和安全监管机构颁发的“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环保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及消防表现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
(四)全员启航,营造“暖心”氛围团结凝聚力量
暖心是企业发展的润滑剂,也是思政工作的实践要求。济大事者,以人为本。
聚焦思想赋能,强化人才“向心力”
常态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汲取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智慧与方法,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024年,162人次参加党员干部轮训班,700余人次参加党员联学班培训。
聚焦职工成长,强化人才“竞争力”
着力提升职业综合素养,先后实施两批次星级班组长评选工作,89人通过评选,让班组长“挂星上岗”,成为追风逐日的“排头兵”。
聚焦贴心服务,强化人才“内驱力”
从“小切口”着手、“小建议”破题、“小幸福”落脚,两级领导班子深入一线,推动厂区厂房环境改善、职工之家建设、职工食堂和宿舍配备等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有效增强职工获得感与幸福感。
(五)扬帆远航,倡导“爱心”奉献彰显央企担当
爱心是企业发展的崇高追求,也是思政工作的重要延伸。企业越大,责任越重。
事耀民生,谱写合力帮扶“协奏曲”
构建平台,发动职工力量,汇聚帮扶合力,加强与政府、社团和行业协会联系沟通,走进乡村、学校、社会福利院,开展系列公益活动。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彰显。
业润社会,画出生态环保“山水画”
探索“光伏+防沙工程”“光伏+矿山治理”“新型储能+矿洞再利用”,形成新能源电力与生态环保有机结合的新路径,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入职工之心。
情系乡村,绘就乡村振兴“实景图”
投资建设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牧光储一体化等“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电厂(站),职工主动对接服务,美化乡村环境,增加百姓收入。公司多个项目荣获“助力乡村振兴荣誉证书”,多个厂(站)荣获“联农带农优秀企业”称号。
实践成效 “五心电厂”思政工作赋能高质量发展
思想引领更加有力 通过实施“五心电厂”思政工作体系,公司电厂广大职工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更为深刻,“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与自觉行动。公司获评中国电建2023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组织单位,连续三年获评中国电建党建责任制考核“优秀”等级。以“五心电厂”为题材,反映电厂职工工作生活,西南分公司自拍自导自演微电影《他们》,荣获“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第三届“新青年看中国”中外短视频大赛三等奖。
和谐氛围更加浓厚 通过实施“五心电厂”思政工作体系,和谐稳定劳动关系进一步构建,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不仅企业内部凝聚力显著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亦进一步增强。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最美职工之家”“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支部”“中国电建先进工会”“中国电建五四红旗团委”“中国电建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多个基层单位被评为中国电建“双引双建”党建引领保障一流示范项目。多个电厂(项目)被新华网、央广网、人民网、《人民日报》、国资小新等央媒党媒关注报道,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价值创造更加突出 通过实施“五心电厂”思政工作体系,员工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更加凸显。公司新能源业务运营管理水平、员工技能水平持续提升,在与传统发电集团同台竞技中屡获佳绩。2024年,公司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平台优势,“1+4+N”智慧运维系统和电力营销系统有力推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设施运行稳定,近300个场站可用系数高水平运行,近4000台风电机组设备可利用率保持高位,塔上维修及下塔返厂维修周期有效降低,单机平均维修费用大幅压缩,14家电厂(项目)获中电联电力行业风电/光伏运行指标对标优胜场站、5家电厂获评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大型风光场站劳动竞赛优胜奖项、17家单位获电建集团发电企业运营指标优秀管理单位。
经验启示 “五心电厂”构建思政工作新格局
01思政工作要由“单线作战”向“协同配合”转变
思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基层一线党员少、群众多、青年多的特点,需利用“群众多”这一条件,发挥工会作用;利用“青年多”这一条件,发挥共青团作用。聚合党工团力量,打好组合拳,探索协同配合做好思政工作的新路径、新举措。
02思政工作要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部分基层单位“党员空白”的现实短期内难以改变。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应推动组织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通过“党建指导员”深入电厂一线,既担任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员”,又充当团结凝聚群众的“联络员”、营造优良生态的“组织员”,切实提升思政工作质量。
03思政工作要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思政工作必须守正创新,打破传统单向灌输模式,引入上台式讲解、互动式研讨、动画式解析、情景式演练,让“人人是老师,个个是学生”。
04思政工作要由“关注党员”向“关注全员”转变
以往思政工作重心多放在党员身上,易忽略非党员群体需求与发展,导致组织凝聚力不均衡、整体活力受限。因此,必须将思政教育对象范围扩大至全员,通过开展普遍性的企业文化教育、思想道德培训、价值观塑造活动等,提高全员思想觉悟与职业素养,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05思政工作要由“信息茧房”向“开放包容”转变
在信息算法时代,大数据筛选机制造成的“信息茧房”效应不容忽视。电厂工作环境相对独立,职工与外界接触少,重复性工作多、业务板块单一。因此,要为职工创造对外交流机会,通过“五心电厂”思政工作体系“爱心”行动,鼓励职工“走出去”,关注周边环境、行业动态、市场变化、社会热点等多方面信息,可以有效破解“信息茧房”难题。
END供稿:党委工作部编辑: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