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七公司】守护大国饭碗,锻造中原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来源:中交一公局七公司2025-10-23 02:46136
中交一公局七公司今天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牢牢端稳中国人民的饭碗
不仅要种好粮更要储好粮、管好粮在我国中原腹地一座关乎国计民生的巨型粮仓
正在加速建设中一公局集团建设的郑州粮储项目一标
主要建设42座浅圆仓、1座工作塔
及整个库区智能化系统建设
总仓容为44.52万吨可储备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
能满足2000万人口的饮食需求
肩负着“保供郑州、服务中原、支持全国”重任
那这座助力端牢“大国饭碗”
守护大国粮食安全的巨型粮仓
究竟是如何建设的呢↑点击观看视频↑外直径达25.6米的大型筒仓
以其圆鼓鼓的“大肚子”造型
在有限用地内实现了储粮容量最大化
但这种异形结构却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尤其是在滑模作业过程中
如何精准把握滑升时机
严格控制垂直偏差同时保证混凝土浇筑均匀且密实
成为项目团队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
面对挑战团队凭借创新的工艺设计
成功突破四大关键技术
实现了高标准“筑仓”
49.95米高筒仓“并肩攀升”
项目大直径筒仓施工采用两筒仓组合滑升模式
使两座49.95米高的巨型筒仓同步“长高”
面对高技术标准与高空作业风险
项目团队优化液压滑模工艺
实现滑模速度与混凝土凝结时间的高精度匹配
同时借助无人机远程巡检
在塔吊上安装“蜂鸟盒子”风险监测预警
监测现场安全隐患确保工程安全高效千斤顶托起“摩天粮仓”
为提高施工效率项目团队采用56台液压千斤顶同步顶升
为避免顶升过程中因受力不均导致仓体变形
团队在传统测量基础上
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对滑模系统千斤顶荷载
滑升速度、竖直度、扭转度
等关键数据进行24小时“现场直播”
实现施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形成连续、无缝的仓壁结构
42座“孪生”筒仓整齐划一
为确保项目所有筒仓质量一致
项目团队通过安全质量双“首件制”
管控各个筒仓建设标准
并通过悬挂线锤监测垂直度
结合“限位调平”法控制千斤顶的升差
双管齐下,确保滑模平台
在连续爬升过程中的稳定与水平
保证了筒仓建造的一致性
精工铸造“锥形仓顶”
锥形顶作为守护储粮安全的“防护冠”
既需抵御风雨、又要与仓体无缝衔接
项目团队采用装配工具式伞形架方案
仓顶选用隔热、防雨、绿色节能的
“双层自呼吸隔热屋顶”
并通过BIM建模+激光定位技术
实时监测锥形顶坡度将混凝土高空浇筑偏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
以植筋连接+微膨胀混凝土的双重防护
杜绝衔接渗漏最终实现浅圆仓锥形顶结构闭环
为仓内粮食打造“全天候防护网”
绿色麦浪中央8座白皙光滑的筒仓静静矗立
风从旷野吹来带来新麦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
不久之后沃野田畴间饱满的麦粒
就将住进它们的“新家”
目前,项目建设进度已完成40%
预计2026年底完工建成后,这座智慧粮仓将成为行业标杆
稳稳守住区域粮食安全
真正成为保障中原粮安的压舱石
来源 | 中交集团微信公众号
策划 | 党委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品牌文化部)、郑州粮储项目
制作 | 冯碧玉、万佳怡、陈龙、赵玉璐、张泽兴、张洁、周祥峰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