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一公司】党课开讲啦 | 优秀作品展播(第一期)
来源:中交二公局一公司2025-08-17 00:21127
中交二公局一公司“党课开讲啦”优秀作品展播 近日,集团党委第五届"党课开讲啦"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公司选送的两部微党课从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其中,杭甬6标项目姜希祥主讲的《传承先辈精神 筑牢忠诚之基 以实干担当助力项目高质量建设》、当枝松4标项目杨志华主讲的《重温来时路 奋进正当时》均荣获优秀奖。
为充分发挥优秀党课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学习交流,现将两部获奖微党课作品进行分期展播,供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借鉴。
01传承先辈精神 筑牢忠诚之基
以实干担当助力项目高质量建设
对党忠诚、勇于担当一直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央企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引路先锋、中坚力量和坚实后盾,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担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在新形势下,作为国资央企的共产党员,该如何永葆忠诚、担当的政治本色,以高质量执行力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呢?带着这个问题,下面我将以革命战争年代一名共产党员用生命守护党章的故事,带大家体会这份跨越时空的忠诚与担当。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在参观过程中,总书记仔细端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这本《共产党宣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之一。得知这一珍贵的革命文物是由一位共产党员的父亲藏在儿子的衣冠冢里保存下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连称很珍贵,说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要保存好、利用好。总书记接着询问讲解员:那你说的那个人呢?后来怎么样?讲解员说:在中央苏区积劳成疾去世了,当时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世的消息。总书记问的这个人,就是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
被称为“第一部党章的守护人”的张人亚。张人亚像(图片来源网络)
1898年,张人亚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学堂读书,期间萌发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青年时期赴上海在银楼当学徒,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目睹了中国工商界的黑暗,坚定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选择。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上海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他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地委直属第二党小组组长、中共上海浦东支部联合干事会书记和上海浦东部委书记,后任中共江浙区委宣传部分配局负责人,领导上海总工会机关报《平民日报》筹备工作。张人亚喜欢看书,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他有意识保留了党的重要资料,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中共二大的决议案,该文件第十项内容即为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章程。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上海,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还打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在这危急关头,张人亚不是考虑如何自保,而是首先想到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刊的安危。经过再三考虑,他冒着生命危险将一大包党的珍贵书报文件秘密送回老家宁波,交给父亲张爵谦保存。
张人亚保存的文件(图片来源网络)
那天,张爵谦一如往常劳作,几声敲门声打破了乡村的安静,张爵谦打开门,抬眼一看竟是自己离家多年的儿子,他十分惊喜,张人亚却单刀直入,将一大包文件交给父亲,再三嘱咐他好好保管。“这是比我生命还重要的东西,一定要保存好。”交代完情况后,张人亚又离开老家返回上海,父子俩都没想到这是此生最后一面。
儿子的托付怎么完成?党的珍贵资料如何保存?思虑再三,张爵谦向邻居们编造了“不孝儿在外亡故”的故事,修建了一座衣冠冢,将文件用油纸精心包好,藏进空棺,一人苦苦地守住这个秘密近三十年。新中国成立后,耄耋之年的张爵谦仍没等来张人亚的任何消息,这才叫来三儿子张静茂,向他揭开了衣冠冢之谜,并要求张静茂将这些文件交给上海的相关部门,再转呈中央档案馆予以保存。这批由张人亚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下来的文件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珍藏的《共产党宣言》、中央档案馆珍藏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决议案》和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决议案和宣言》,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浙江省宁波市霞浦街道霞南村张人亚的衣冠冢(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张人亚的下落依然是谜。后来,张家后人才知道,张人亚因为工作繁忙积劳成疾,早在1932年就因病去世,年仅34岁。直到去世前一刻,他都一直战斗在革命一线。1933年1月7日,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发表文章《追悼张人亚同志》,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1931年成立一年多来,第一次在其机关报上为悼念逝去的同志而专门发表的悼词,也是临时中央政府替这位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竖立的一座永远的丰碑。
1933年1月7日《红色中华》报刊发《追悼张人亚同志》(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革命战争年代,张人亚用生命守护党章的英雄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也都在各自领域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忠诚与担当的壮丽篇章。在交通强国建设领域,二公局的前辈们在雪域高原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高山上“走钢丝”,在伶仃洋上“作画”,在大海深处“穿针”,建造了港珠澳大桥、平塘特大桥、深中通道等一座座超级工程。如今我们来到了
新的战场——杭甬高速公路
,这是浙江交通“十四五”规划中高速公路网布局的重要构成。为更好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杭甬高速项目党支部结合实际打造了党建品牌——党心“甬”筑,建强战斗堡垒,凝聚党建合力,让党魂永驻心中,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励党员不断锤炼忠诚品格,强化担当作为,在履职尽责中建强队伍,在干事创业中再建新功,为高质高效推进杭甬高速公路建设贡献力量。
杭甬高速6标效果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杭甬高速项目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生产能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以党建促生产,以生产强党建,党心“甬”筑,筑牢忠诚之基,以实干担当助力项目高质量建设,共同推动项目建设朝着“品质、安全、创新、绿色、韧性”的卓越工程愿景前进,为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贡献力量!
编辑 | 赵明敏
审核 | 戴文富